《中國教育報》2023年1月12日第5版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曉婧理論文章《試析人類文明新形態之“新”》?,F將全文轉載如下: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強調“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哪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新”在領導力量的先進性?!包h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的這一重要論斷,科學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彰顯出黨在人類文明新形態創造中的堅強領導核心地位。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引領著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基于自身的初心使命、政治品格和斗爭精神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奠定了黨帶領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必然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中國共產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新”在奮斗目標的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薄叭嗣衩篮蒙钚枰找鎻V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比祟愇拿餍滦螒B是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嶄新文明。這一奮斗目標將中國共產黨與世界上代表特殊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利益的其他政黨嚴格區分開來,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價值取向和發展目標的人民性。人類文明新形態在堅定人民立場中孕育而生,在依靠人民主體力量中推動前進,在謀求人民幸福中持續發展,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作為文明的發展目標,清晰刻畫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根本屬性,凸顯了與以往各種樣態、各種類型的人類文明形態在價值意蘊上的本質區別。
“新”在結構要素的全面性。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調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拔逦灰惑w”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正是基于對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才能創造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協調發展,系統性、整體性推進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拔逦灰惑w”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復雜、龐大社會系統中進行實踐創造而取得的偉大成果,在注重社會發展的全面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基礎上,在整體協調發展中推動和實現著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西方的現代化道路是在資本的主宰下,對內奴役剝削、對外侵略掠奪的歷史,由此產生的文明形態,是物質主義膨脹、人與自然相互割裂、社會撕裂、貧富兩極分化,破壞了文明要素之間的整體性、系統性的單一型文明。人類社會是一個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種要素組成的嚴密有機整體,“五位一體”有機統一、協調發展,才能在構成要素上生成人類文明新形態。
“新”在人與自然的和諧性。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命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應有之義。人與自然的關系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人與自然作為生命共同體,共同構成了人類活動的環境和舞臺,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比祟愇拿餍滦螒B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科學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現代化建設,將生態優先作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形態,既可以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激發人民群眾的歷史主動精神,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評判作為檢驗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依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在世界愿景的合理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薄爸袊冀K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睒嫿ㄈ祟惷\共同體的價值基礎和文明基礎是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而不是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不同國家在各自文明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樣態,共同創造了人類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比祟惷\共同體視域下的人類文明交融共存的正確選擇,就是承認每個國家文明發展的正當性、合法性、多樣性,實現真正的休戚與共、共同進步。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和各國人民共同向往而提出的新型文明觀,主張以文明共同發展和合作共贏超越文明優越,以文明求同存異和交流交融化解文明沖突,從而建立多元文明包容并存、共進共榮的文明新秩序。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繼人類歷史上諸多文明創造之后,中華民族又一次偉大的文明創造,為人類文明譜系貢獻了新樣態,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了新選擇,為構建美好世界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中國教育報》報道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1/12/content_619299.htm?div=-1
(撰稿:黨委宣傳部 譚婷)